加固改造
植筋技术是用结构胶粘剂将带肋钢筋或全螺纹螺杆种植于钢筋混凝土基材中的后锚固连接技术,可以达到预埋效果。种植钢筋产生高承载力,不易产生移位、拔出。由于是通过结构胶固定,不但对钢筋混凝土基材不会产生膨胀破坏,更适合边距,间距小的部位。而且对结构有一定的补强作用,能增加钢筋混凝土之间的抗弯、抗折、抗剪应力的性能,施工简便迅速,是土木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改造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当前专业加固公司的最基本的加固技术之一。植筋技术对钢筋混凝土基材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植筋锚固深度有严格要求。
![]()
开 孔 清 孔
![]()
打 胶 注 胶
![]()
插 筋 养 护
HILTI 充电式植筋胶枪
![]()
HILTI 气动式植筋胶枪
![]()
植筋拉拨试验
![]()
近年来,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混凝土后锚固技术包括膨胀型锚栓、扩孔型锚栓和化学植筋,其中化学植筋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工程施工之中,主要用于框架结构的墙拉筋、接楼板、接梁、增柱、增剪力墙、拉结筋圈梁筋、构造柱等改、扩建工程的钢筋锚固。植筋技术也是当前专业加固公司的最基本的加固技术之一。
2、钻孔:
钻孔按设计图纸要求明确螺栓锚固位置、成孔直径及锚固深度,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钻孔直径﹥d+4~6mm。如果钻孔遇到钻孔部位钢筋太密而无法按照设计和现场放线位置钻孔时,可在其附近钻一附加孔洞,植入钢筋,原钢筋按照正确位置放置,采用焊接方法进行连接。
3、清孔: 钻孔完成后,将孔周围半径0.5米范围内灰尘清理干净,用气泵、毛刷清孔,此过程要作到三吹两刷,即吹孔三次、清刷两次,清刷完毕后,使孔洞内最终达到清洁干燥;如遇较潮湿的情况,还须用加热棒,进行干燥处理。若为水钻孔:用清水将孔内泥浆冲刷干净,用棉丝将孔擦净;等孔晾干后再进行下一道工。用干净棉丝将清洁过的孔洞严密封堵,避免水流入孔内或其它杂物落入其中,保持孔洞干燥。现场负责人检查清孔工作,请总包及监理验收,做好隐检记录。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
4、钢筋除锈:
钢筋锚固长度范围内的铁锈应清除干净(普通没有严重锈蚀的钢筋,应用钢刷将埋植部分的浮锈清理干净,露出金属光泽;严重锈蚀的钢筋不能作为植筋使用)。如果钢筋粘有油污,应用丙酮进行清洗。在钢筋端部相应位置做上标记,标示好除锈清理的长度范围;要求此长度范围大于要求锚固深度50mm。将除锈清理好的钢筋放在干燥处整齐码放。用棉丝蘸丙酮,将除锈清理长度范围内的钢筋表面擦拭干净。将所有处理完的钢筋码放整齐,报请现场负责人检查。
5、锚固胶的配置和预注:
化学植筋的安装应根据锚固胶使用形态(管装式、机械注入式、现场配置式)和方向(向上、向下、水平)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首先将甲、乙两组份胶分别搅拌均匀后,即将桶的上、下部分分别搅匀后调至粘稠状,并无块状或沉淀现象。配胶应按一定的比例,分别称取甲、乙两份胶后,放置在同一容器(原胶桶)中搅拌。容器内严禁有水、油污等杂质。搅拌时尽量按同一方向,直至成粘稠状即可。一次配胶量不得超过2kg(若大于2kg,不好搅拌或搅拌不均匀),应尽量少配,随用随配。
6、注胶和植筋;
将搅拌均匀的结构胶用手动泵浆机或直接用送胶棒等方法将胶灌入孔内,要求胶量应占孔 体积50%以上。然后将经过除锈的钢筋插入灌有结构胶的孔内,并旋转钢筋反复的插入拔出,将孔壁的灰尘搅入结构胶内,直至附在钢筋上的结构胶表面不带有灰尘。将钢筋扶正固化,在结构胶固化前不能扰动钢筋,以免影响锚固效果。.钢筋锚固用胶的准备。如为盲孔钢筋埋植:将锚固用胶注入孔洞内50% 即可;将处理好的钢筋,除锈清理端朝向孔洞,一边向同一方向旋转,一边缓慢将钢筋插入洞内,直至到达孔洞底部为止。此时,如无锚固用胶从洞内溢出,说明注胶量不够,须将钢筋拔出,重新注胶,再次插入钢筋,直至能使胶溢出洞口。如为通孔钢筋埋植:先将处理好的钢筋插入孔内,孔两端用环氧砂浆封堵,封堵时,须在一端留出注胶孔,另一端留出出气孔;待环氧砂浆凝固后方可进行高压注胶。 将锚固胶装入胶枪内,安装打胶嘴;将锚固胶通过注胶孔注入孔洞内,直至另一端出气孔溢出胶为止;而后,用环氧砂浆或其它材料将注胶孔及出气孔封堵死。如是垂直通孔植筋,前期步骤同上,注胶时应从孔底部的注胶口向上注胶,以孔上部出气口出胶为宜。对已埋植好的钢筋要做好保护工作,如挂明显标志牌等。以防锚固用胶在固化时间内,钢筋被摇摆动或碰撞,影响埋植效果。清理工作面遗留的胶及清理工作面的垃圾。注意:在清理遗留胶的时候,要小心轻缓,不得对钢筋进行摇摆或碰撞。报请现场负责人检查。
7、固化、保护:
结构胶初凝时间很快,从拌胶到植筋整个工序应在半个小时以内完成,植筋对于施工温度 有一定的要求,由于不同产品对施工温度要求不一致,具体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工。植筋在植筋完成24小时以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筋。结构胶在初凝结硬后,不得用于植筋。
8、检验与验收:
同规格、同型号,基本相同部位的植筋组成一个检验批。抽取数量按每批植筋总数的1‰计算,且不少于3根。
1、文件资料检查:设计施工图纸及相关文件、固化胶的出厂质量保证书、施工操作规程和施工自检人员的检查结果等文件。
2、锚固胶的类型、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
3、基材混凝土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锚孔质量检查内容:锚孔的位置、直径、孔深和垂直度;锚孔的清孔情况;锚孔周围混凝土是否存在缺陷,是否已基本干燥,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植筋现场拉拔试验